close

阿里山傳奇 達娜伊谷再出發

更新日期:2011/01/29 14:29

(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29日電)曾獲總統「玉山獎」的阿里山鄉達娜伊谷,因八八風災而全毀,迄今園區被迫封閉近1年半,在行政院重建會的輔導下,預計2月26日重新開放,再現鄒族原住民保育自然生態成果。

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西南麓的達娜伊谷,是曾文溪上游1條支流溪谷,溪谷中盛產俗稱「苦花」的?魚;而達娜伊谷的鄒語原意,就是「?魚很多的地方」。

由於苦花魚肉質鮮美,20多年前的市價,每台斤高達新台幣1000多元,因此經常遭宵小毒魚、電魚而瀕臨滅絕。

前阿里山鄉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溫英峰表示,20幾年前經常有外地人侵入毒魚、電魚,除了嚴重破壞生態之外,更危及居民飲水安全,令當地人深惡痛絕。

溫英峰說,入侵者早年大多使用一種毒藤,將搗碎的毒藤汁液倒入溪谷中,魚蝦就會中毒而浮出水面;但後來竟以毒性極強的氰化鉀灑入溪中,造成大小魚隻暴斃,此種行徑簡直比「竭澤而漁」還可怕。

20年前,在鄒族牧師高正勝的發起下,社區成立河川保育委員會,將各氏族的傳統漁場獻出來,並組成河川巡邏隊,由各家族推派壯丁,不分晝夜24小時巡守,以嚇阻毒魚、電魚情事發生。

在村民努力下,達娜伊谷溪中的魚蝦迅速復甦,只要有人在溪畔撒餌,或向溪中投擲小石子,魚群就會簇擁而至,令人嘆為觀止。每逢假日,達娜伊谷都會湧進大批遊客,村民及山美國小學童以鄒族傳統歌舞迎賓,讓遊客們了解鄒族傳統文化。

山美村民因達娜伊谷的溪流保衛戰,使魚群復甦、飲水安全更有保障,也因此找回自己的傳統文化,更進一步促使人口回流,讓年輕的村民不必再出外謀生,淪為迷失的都市邊緣人。

達娜伊谷生態復育的傳奇,在生態保育界被廣泛傳頌,不僅曾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然生態保育楷模,更獲得總統「玉山獎」的最高榮譽。

可惜,好景不常,八八風災造成溪谷幾近全毀,生態園區被迫封閉,使得仰賴達娜伊谷觀光收入的村民生計大受影響。

歷經近1年半的重建後,行政院重建會預定2月26日重新開園,第1階段以恢復基本營運為目標,將來配合阿里山公路復建、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、阿里山空中纜車興建等,加強觀光資源整合。

行政院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表示,達娜伊谷生態園區恢復開園,將是大阿里山重建的重要里程碑,未來10年後回頭檢視阿里山的重建,達娜伊谷復建工作將是一個重要的點,見證政府與各界的努力成果。100012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hs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